關于印發《2010年山東省商務工作要點》的通知
2010-01-20
來源:
各市商務主管部門、省級以上經濟園區: 現將《2010年山東省商務工作要點》印發給你們,請結合實際,認真貫徹落實。 二〇一〇年一月十五日 2010年全省商務工作要點 2010年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、鞏固我省經濟回升勢頭的關鍵之年。全省商務工作總的要求是,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,以鄧小平理論和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為指導,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,按照省委、省政府和商務部的決策部署,統籌兩個市場兩種資源,加快內外貿融合,著力穩外需、擴消費,轉方式、調結構,重統籌、惠民生,努力實現全省商務事業又好又快發展。 2010年全省商務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: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%;進出口增長10%;實際到帳外資增長10%;境外投資增長20%;對外承包勞務完成營業額增長18%。 一、搞活流通擴大消費,增強內需拉動作用 1、構筑農村現代商品流通網絡。繼續實施“萬村千鄉市場”工程,2010年支持在全省新建改造和規范提升10000家標準化農家店、100個現代商品配送中心。實施“雙百市場”工程,支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升級改造,提升市場服務功能。實施“農超對接”工程,大力發展鮮活農產品冷鏈物流,強化信息引導和產銷銜接。實施“農業生產資料流通體系建設”工程,推動農業生產資料連鎖經營,鼓勵流通企業與生產企業建立供應鏈聯盟,完善生產資料市場體系。結合推進城鎮化和農村社區發展,建設一批現代流通示范縣、示范鎮、示范村。 2、增強城市商貿服務功能。以濟南、青島等城市為重點,優化布局,選準定位,完善功能,打造一批區域性商貿中心,培育一批在全國有影響力的現代商品市場。強化城市商業網點規劃,協調制定城市新建社區商業服務設施規劃。加快改造城市中心商務區,打造一批特色商業街區。開展“名品進名店”活動,引導老字號創新發展。發展城市社區商業服務,實施“菜市場標準化改造”工程,改造升級一批標準化菜市場。實施“家政服務”工程,建設完善便民家政服務信息平臺。實施“早餐便民”工程,新建改建一批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及配套標準化早餐供應網點。健全舊貨和再生資源回收體系,新建改建一批社區廢舊物品回收站點、分揀中心和跨區域集散市場。 3、培育大型流通企業集團。支持流通企業跨地區、跨行業、跨所有制開展資產重組、收購兼并和投資參股,加快培育一批大型流通企業集團,招商建設一批重點流通項目,培養引進一批流通領軍人才。推動流通企業加快創立自主品牌,大力發展連鎖經營,加快超市下鄉、便利店進社區進程,推進連鎖經營向更大范圍更深層次發展。推動有實力的流通企業建立全球供應鏈,形成跨國采購和銷售網絡。 4、加快物流配送體系建設。大力發展商貿物流,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,提高物流企業的配送能力和經營管理水平,鼓勵第三方物流發展。順應“互聯網+物聯網”發展潮流,加快流通企業信息化改造,推廣應用企業資源計劃、供應鏈管理、客戶關系管理、無線射頻識別等先進的信息管理技術,以信息化帶動網絡化和組織化,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。加大流通業對外開放步伐,鼓勵國內外大型流通企業在我省設立采購中心和配送中心,把更多山東產品推向全國和全球市場。 5、推進城鄉消費升級。繼續落實好國家促進消費的一系列政策,深入推進家電下鄉、汽車摩托車下鄉和家電、汽車以舊換新,加強對回收、拆解和售新環節的監督,優化工作流程,簡化補貼兌付程序。實施“下鄉產品流通網絡”工程,支持汽車摩托車和家電下鄉銷售網點、售后服務網絡及配送中心建設。實施“二手車交易市場升級改造示范”工程,建立二手車交易信息平臺。 6、拓展新的消費熱點。著力培育信息、旅游、文化、健身、培訓、養老等服務消費,引導個性化、時尚化、品牌化消費,發展定制類消費。加強銀商合作,提升電子結算水平,擴大銀行卡使用范圍,方便刷卡消費。積極發展信用銷售,促進和規范商業信用服務,有效防范信用風險。規范發展網上消費,鼓勵開展多種形式的網上購物、電子交易和網絡營銷,探索“線上市場”與“線下市場”互動促銷的經營方式。大力促進節假日和會展消費,開展形式多樣、內容豐富的消費促銷活動。抓住上海世博會機遇,充分利用網上世博平臺,組織引導企業有針對性地做好品牌宣傳和特色商品營銷。
|
|
|